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焉支故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 海天文学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焉支故事   
所跟贴 大顶!"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歌】---自汉乐府. -- 英格兰的风 - (3782 Byte) 2006-5-10 周三, 04:54 (851 reads)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院士
性别: 性别:女
加入时间: 2006/01/29
文章: 1877

海归分: 460148





文章标题: 谢谢你的注解。汉匈关系、中亚各族、欧亚交通均为极富吸引力的史地研究课题, (692 reads)      时间: 2006-5-10 周三, 05:21   

作者: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可惜时间有限,你如感兴趣,我过去写的一篇综合书评可供你参考,从中可选一些书来慢慢阅读。

中华版中亚研究图书评述


历史上居于欧亚大陆交通要冲的中亚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交流荟萃之地,对世界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中原王朝与中亚地区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版图上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在地理上属于中亚范围。(注:关于中亚地理概念的界定,历来有不同说法,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取广义中亚,即包括阿富汗、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独联体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中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与内蒙古,凡图书内容与上述地区相关者则为本文讨论范围。)百年来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及中国古籍中保存的极其丰富的中亚研究史料,使得探讨中亚史地问题,不仅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逐渐演为一门越来越热的国际学术潮流,也成为中国史地学者最能与国际“接轨”又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大展身手的预流之学。


众所周知,中华书局作为中国出版界历史悠久的名牌老社,向以“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为宗旨,无论是重要古籍、出土文献及文书档案的点校整理,还是近现代著名学者的研究著作,历来追求学术性,讲究高质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所出图书被学者们视为架上庋藏之物及案头必备之书。除了通史点校等鸿篇巨秩之外,也出版了不少专门史的资料整理和学术专著。其中,对中亚史地研究图书的出版,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门学科在中国迭经流变的发展历程,而且由于其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中亚史地研究、促进中外学者交流、实现文化积累等方面也做出了独特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拟对中华书局近九十年来有关中亚研究方面所出的图书情况分两大阶段略作回顾,囿于见闻,限于篇幅,不能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地评述,只能大致勾勒一番,或有遗珠之憾,尚祈知者谅之、教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量少质高,经典传世

这一时期有两位可以称作今日中国中亚史开山鼻祖的名家成为中华的作者,在中华出版了他们的经典名著及译著,这就是向达先生及冯承钧先生。向氏由此开始了他与中华长达三十年的文字姻缘。《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即由向氏策划创始并担任主编(下文将专节评述该丛刊)。

向先生的传世之作《中西交通史》于1934年3月在中华初版,该书论述了中国与欧洲诸国在政治、文化和交通方面的情况。其中共收文10篇,反映了先生访书英伦、探窟大漠之后,以中外交通史及敦煌学为学术主攻方向的结晶。当时国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寥若晨星,可资利用的文献与出土文书均未及整理,研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先生在书中所论述的每个专题,几乎都具有开创价值,成为治中西交通史的后来学者必读之书。这一时期,向先生还有一部译著在中华出版,即《斯坦因西域考古记》,(1936年9月出版)。此书记述了斯坦因在我国西北地区和亚细亚腹部毗邻各地所作考古学上和地理学上的探险概况,是对中亚文化历史状况的基本描述。这是中华较早出版的有关中亚史地研究的外国著作之一。

1949年之前在中华出版的译著还有:《中西文化交通史译粹》(朱杰勤译,1939年11月初版)、《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此书系何健民先生根据日本学者桑原骘藏所著《关于隋唐时代来往中国之西域人》编译。书后附录冯承钧先生的《唐代华北蕃胡考》及宋文炳先生的《女真汉化考略》两篇论文。该书于1939年8月出版。)
20世纪50年代,中华相继出版了冯承钧先生所译外国中亚研究著作,即:
《西域考古记举要》[法] 郭鲁柏 著,1957年4月出版;
《西突厥史料》[法] 沙畹 著,1958年12月出版;
《中国西部考古记》[法] 色伽兰 著, 1955年11月出版;
《吐火罗语考》[法] 伯希和、列维 著, 1957年2月出版;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九编,[法] 伯希和、沙畹、列维等人所著,第1至4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多桑蒙古史》(全二册)[瑞典]多桑 著 1962年6月出版
《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附乘轺录笺证)[法]闵宣化 著 1956年4月出版

冯氏不仅勤于译作,其研究论文之质量也可与西方汉学家相毗美。向达、陆峻岭二先生将冯氏多年写作的论文汇编交中华出版,即《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1957年12月)。
这一时期还有章巽先生所译《中亚古国史》[美] 麦高文 著,1958年11月出版。谢舟善译《蒙古秘史》[蒙] 策达木丁苏隆编译 1956年5月出版。

这些译著对中国学者了解国外研究状况及借鉴其成果颇有价值,促进了中国中亚史研究的发展,并为日后中华系统出版国外有关著作开了先河。

岑仲勉先生亦在西北史地研究领域作出不凡贡献,他先后在中华出版了《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1958年4月)及《突厥集史》(全二册,1958年10月)。后者辑集我国史书、各类杂著以及碑志中有关突厥的资料,按年代先后或类别连贯编次。上册为突厥集史编年;下册为突厥本传校注,突厥部属传校注,汉文、突厥文碑志校注及附录等。成为突厥史研究的里程碑。岑氏的《中外史地考证》(全二册)于1962年出版,汇集作者三十年来所写的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对西北各族史地的考释见解独到,至今仍不失其重要价值。
其它著作还有:《蒙古源流笺证》(全二册)沈曾植 笺证 张尔田 校注 1962年4月出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 著 1962年10月出版。
综观这一时期的中华版中亚研究图书,我们感到,尽管数量少、领域窄,反映了当时中亚研究路静人稀的不景气状况,但所出之书,多为经典之作,其筚路蓝缕之功实不可低估。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四十年耕耘结硕果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华书局与学术界密切配合,陆续出版了一批享誉中外、嘉惠学林的中亚研究图书,包括系列中外交通史籍的整理校注、国外优秀的中外关系史名著的翻译,以及反映同时代学者研究成果的专著和出土文书简牍等等,可谓硕果累累,贡献不小。下面分专题简要评介这一时期的重要图书。


1、《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这套丛刊的策划,与向达先生有直接关联。1958年,向先生亲自拟定了该丛刊的整理出版计划。他计划收录古籍四十二种,由各专门学者整理出来交中华书局出版。向先生身体力行,率先整理出这套丛书的前三种书来。这套书从1961年出第一种开始算起,至1996年,前后累计35年,其中与中亚史地研究有关的书有10种。书目如下:
《西游录》、《异域志》[元]耶律楚材 著 周致中 校注 1981年出版
《咸宾录》[明]罗日褧 著 余思黎 点校 1983年出版
《释迦方志》[唐]道宣 著 范祥雍 点校 1983年出版
《大唐西域记校注》[唐]玄奘 辩机 原著 季羡林等校注 1985年出版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唐]义净 著 王邦维校注 1988年出版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 彦宗 著 孙毓棠 谢方点校 1983年出版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唐]慧超原著 张毅笺释 1994年出版
《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明]陈诚 著 周连宽校注 1994年7月出版

其中,编著《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工作尤其重要,可以说是《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最大的一项工程。该书本是唐代高僧玄奘游学印度归国后写成的有关中亚和南亚历史地理的名著。全书十二卷,记述了玄奘沿途所经和得自传闻的一百三十八个以上的国家、城邦、地区的情况。由于它保存了七世纪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大量珍贵史料,至今仍是研究这些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点校本和注释本。而西欧和日本等国,却早就有了几种不同版本的译注本和大量研究著作。整理此书,是中国许多有志学者的共同愿望。所以,在向达先生所拟的古籍种类中,第二种就是《大唐西域记》。此书的整理校注从开始策划到物色学者,最后完成共历时二十六年,由向达先生首创其事、季羡林先生主持校释,中华书局组织联系,集学界治中亚、南亚历史、语言专家的一时之选,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校勘和注释,提出不少新见解。本书的出版,是近数十年来我国西域史地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学界与出版界通力合作的学术结晶。该书荣获首届中国国家图书奖最高奖——荣誉奖。

其余各书均富于价值,为治中亚研究者必读典籍。如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记述了唐初至武后期间赴印度和东南亚求法的六十位中国僧人的事迹。由于这是他本人游学印度、东南亚实地采访的真实记录,所以史料价值很高。本书校注者王邦维先生对原书作了详细的校勘,对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加以详细的考释,并附录了《求法僧一览表》、《义净生平编年》、《求法僧路线图》、《索引》等研究成果于书后。张毅先生笺释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往五天竺国传》,是研究八世纪印度历史和中亚历史的重要典籍。该书久佚,后从敦煌写本中录出,但残缺不全,自罗振玉率先校录开始,中外学者均先后对此书进行过校录或研究。张氏对原书提到的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情况作了极为详尽的的整理与笺释,反映了中国内外慧超研究的最新成果。《西域行程记》与《西域番国志》的著者是明初外交官陈诚,他曾于明永乐十一年至十三年出使西域撒马尔罕、哈列等17国,并将亲历见闻写成此书,所记内容包括西使路线、日程、所历各地山川风物、民俗等,是当时中亚社会历史、地理状况的珍贵记录,对研究明初中亚史地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亚史著作的陆续出版,除了促进研究、方便学者等直接功用外,还使老一代学者的多年心血赖此以传,抢救出一批著述,更培养了新一代的学者,使其脱颖而出,为日后中亚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奠定了人材基础。而担任这套丛刊编辑任务的中华书局老编审谢方先生则与此丛刊相始终,他不仅参与策划、组织作者、审读加工,尽编辑之责,而且也是著述者之一。白化文先生对谢方老师有如此评价:“六十年代发轫之始,学术界密云不雨,能把向先生的三本书在极为不利的局面下抢出来,谢兄为了《中外交通史丛刊》,按照唐朝的功赏格,应该说是立过跳荡之功的。”(见《书品》1995年第3期白化文《<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及其主编谢方》) 笔者深以为然。

未收入《中外交通史籍丛刊》的《经行记笺注》(1963年11月出版),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公元八世纪中叶的中亚诸国的情况。作者杜环曾在西亚、中亚各地游历了十二年,后从南亚归国,前后行程计八万里,最远达地中海沿岸。他的西行游记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全面准确地记述伊斯兰世界的珍贵文献。此书已佚,王国维先生从《通典》等书中辑录出约一千五百余字,收入《古行记四种》之中,但未有注释。张一纯先生吸引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并参考其它有关史籍,重加整理、笺注。中华书局重印《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时将把此书纳入其中。(参见谢方先生《<中外交通史籍丛刊>重印感言”载《书品》2000年第三期。)未收入该丛刊的还有向达先生的《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唐] 玄奘 撰 向达 辑 1981年影印出版。

2、《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与《法国西域敦煌学名著译丛》。据谢方先生自述,早在中华书局计划出版向达先生主编的《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时,他就萌发过翻译出版国外从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关于东方的著述到近代欧洲学者关于中外交通史的论著这样的念头(见《书品》1989年第1期谢方《〈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的来历和今后的打算》)。但由于时局,他的愿望直到80年代以后才得以实现。该译丛与中亚史地相关的著作有:
《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何高济 译 1981年出版
《中国印度见闻录》 穆根来 汶江 黄倬汉 译 1983年出版
《利玛窦中国札记》(其中有三章专门论述鄂本笃的《中亚旅行记》)[意]利玛窦 金尼阁 著 何高济 王遵仲 李申 译 1983年出版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记》 耿 何高济 译 1985年出版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法]戈岱司 编 耿昇 译 1987年出版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全二册)[法]G··费琅辑 耿昇、穆根来译 1989年出版。
《欧洲与中国》[英]G·F·赫德逊 著 王遵仲 李申 张毅 译 何仲武 校 1995年出版。
《道里邦国志》[阿]伊本·胡尔达兹比赫 著 宋岘 译注 郅溥浩 校订 1991年出版。
《蒙古与教廷》[法]伯希和 撰  冯承钧 译 1994年出版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亚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国内学者迫切需要了解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但原版著作既不易看到,又限于语言障碍,对国外研究现状的隔阂日益成为治学的烦恼所在。为此,中华书局在原有译丛的基础上,又将专攻西域敦煌学法国学者的优秀著作组织翻译,向中国学者介绍法国学者在这一地域的考古、历史、民族、宗教、语言等诸多范畴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就有了《法国西域敦煌学名著译丛》的产生。这套译丛标志著对海外汉学的译介开始向专业化、序列化研究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5种出版,即:
《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法]莫尼克·玛雅尔著 耿昇 译 1995年出版。
《卡尔梅克史评注》[法]伯希和 著 耿昇 译 1994年出版
《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法]谢和耐 等著 耿昇 译 1993年出版
《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法]阿里·玛扎海里 著 耿昇 译 1996年出版。
《突厥历法研究》[法]路易·巴赞著 耿昇 译 1998年出版。

上述两套译丛的问世,究竟对我国中亚研究有何价值?笔者以为,除了显而易见的文化交流层面的意义(即从外人角度反观本国研究,以期拓展思路)外,主要还是跟中亚研究的特殊性有关。因为中亚研究是一门跨国界、涉及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而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始得很早,他们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探险和地理考察中,通过各种手段,拿走大量珍贵文书和文物,并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要跻身于中亚研究领域并取得突破性成果,不了解各国学者已获取的成就和正在开展的课题,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已出版的上述各书均为西方学者的优秀著作,既有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的辑注(如《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与《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也有很高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和论文集粹,这些著作中对有关历史时间、人物、名物、地名的考释和评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独到见解、精辟考证,乃至书中所附图版及引用书录(有的属首次刊布的罕见资料)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关于上述各书的具体书评,请参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各期《书品》杂志。目录为:
《古代希腊罗马和穆斯林著作中的中国观——兼评〈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和〈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 谢方 撰 《书品》1989年第4期
《中世纪阿拉伯世界地理的奠基之作〈道里邦国志〉》 谢方 撰 《书品》1992年第2期
《“天马”的消失与麝香的西传——读〈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 谢方 撰《书品》1994年第2期
《简评〈卡尔梅克史评注〉》 柴剑虹 撰 《书品》1995年1月
《再现古代高昌王国生活的画卷——读〈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张荷 撰 《书品》1995年第4期


3、汉简的整理出版。中亚研究的一个着重点就是对基本史料、出土文书的整理与介绍,这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敦煌和居延汉简的发现,是20世纪学术史上很重要的事情,它与殷墟甲骨文、敦煌石窟写本和文书及北京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的发现,被视为中国近代学术的四大发现。中华书局从80年代开始,先后出版《居延汉简》(甲乙编)、《敦煌汉简》(全二册)、《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全二册),并于1993年再版了罗振玉、王国维编著的对20世纪初在敦煌地区发现汉代简牍的整理研究之作——《流沙坠简》。

《敦煌汉简》分上、下两册,精装八开,辑录了20世纪初以来在敦煌地区陆续发现的八批共2484枚汉简的简影和文字材料,包括全部汉简的图版、释文和部分汉简的摹本,并附编号索引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这些汉简内容丰富,多为汉代边防屯戍文书,也有私人信函、契约、古书残篇等,是有关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可与《史记》、《汉书》相比拟,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和边防情况、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不仅首次刊布马圈湾汉简资料及有关发掘报告,还将原来零碎分散、难以寻觅的材料广为纲罗,使之汇于一集,极大方便了研究者的使用。居延汉简是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的各种文书档案。1980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收录了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所发现的全部居延汉简影本,共计图版475版。下册为图版释文及附录附表。而1994年出版的《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则汇集了1972至1982年间新发现的简牍8400余枚,内容包括官方文书薄册、私人信件、衣囊封检及各种书籍,从各个侧面和不同层面忠实记录了汉代西北边陲的屯戍制度和生活风情,是重新认识、深入研究两汉历史的珍贵文献,对研究中外交通、丝绸之路和汉代文字均有极高价值。

4、工具书、刊物的出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对中亚学研究兴趣日益高涨,中亚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为满足广大研究者互相交流、发表成果的需要,《中亚学刊》也应运而生。这是一本专门发表我国当代学者关于中亚地区历史、语言研究论著的不定期学术刊物。它推重扎实学风,不断刊登一些很有深度的论文,反映出我国中亚研究的深入和可喜发展。该刊的第一辑至第三辑均在中华出版。最近,《欧亚学刊》第一辑亦在中华出版。中亚研究方面的工具书较少,这方面的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中华曾于1955年出版过冯承钧先生所编的《西域地名》,收录了我国古籍中有关西域(广义,包括我国新疆和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930条地名,并加以简要解释,指出今地。该书经陆峻岭先生增订后,于1980年重印出版。又,1962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是整理和研究敦煌遗书的重要工具书,包括北图藏敦煌遗书简目、斯坦因劫经录、伯希和劫经录、敦煌遗书散录及以上遗书内容的笔画索引。中华书局于1983年重印,并对原书的部分错漏作了修订。目前,正在中华书局修改校订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即将出版,这将极大满足中外敦煌学研究者的工作需要。

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必经门户,为古代中外交流的交通要冲,是各种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由余太山、陈高华、谢方三位先生主编的《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是一部难得的关于新疆地区历史文化的知识性工具书。由中华书局于1996年出版。该书是我国当代学者集体完成的学术成果,它收编新疆地区12个少数民族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词条共949条,分为14类,即现代民族、历史、历史地理、史籍文献、考古、语言文字、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宗教、习俗、农艺特产等等,既可查考有关名词概念,又可通读领会,较为系统地了解新疆各族的历史文化。

5、学术专著、论文集、资料汇编与考释
  蔡鸿生先生的《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1998年12月出版)一书是近年来最具学术功力的中亚研究著作。诚如作者所言,“自1903年沙畹在圣彼得堡刊布《西突厥史料》以来,昭武九姓与突厥汗国在中古时代的互动关系及其渗透现象,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外学人的关注。”(见该书引言)此书以考据为主,从解剖典型案例入手,对中亚绿洲城邦文明与漠北草原穹庐文明的接触与交融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运用尽可能获取的各种资料(史书、碑刻、出土文书、发掘报告等等),取多重证据法考镜源流,比较论证,其扎实缜密之学风与高屋建瓴的理论水平相结合,“展示了东西文化在接触、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奇观,进而阐述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规律。”(参见《读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余太山 撰 载于《书品》1999年第4期)充分显示出我国学者中西兼通、古今融会的深厚功力,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学者不仅长于分析、运用汉语史料,而且对中亚地区各民族语言史料的关注与重视。
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与论文集还有:
《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 岑仲勉 著 1981年出版。
《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 周连宽 著 1984年出版。
《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 1982年出版
《敦煌学概论》 姜亮夫 著 1985年出版。
《敦煌变文校注》 张涌泉 黄征 校注 1997年出版。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 姜伯勤 著 1987年出版。
《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81)林干 编 1983年出版。
《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1919-1981)(全二册) 林幹 编 1987年出版
《玄奘年谱》 杨廷福 著 1988年出版
《清代蒙古政教制度》赵云田 著 1989年出版。

初版于1930年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六册),由著名学者张星烺先生编注,朱杰勤先生修订,从1977年开始,在中华书局陆续重版。该书从中外史籍中辑录了大量有关17世纪中叶以前我国与欧洲、亚洲西部、中亚、印度半岛等国家和地区往来关系的资料,以地区和国家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对其中的地名和史事等作了重要的考释。其中的第四、第五册为中亚部分,可供治中亚研究者参考使用。

以上是笔者对中华近九十年来所出有关中亚研究方面的图书所作简单评述,不当之处,敬祈读者指正。

(注:这是容参加2000年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时所做的大会发言。当时本人在中华书局工作,受命于谢方、柴剑虹二位先生,在中华的古籍图书馆里泡了两个星期,又得谢先生介绍他组织出版相关图书的情况,然后代表谢先生参加大会并做发言。这两位先生实对中国中亚研究立功巨伟,值得写入学术史。白化文先生评价说:按唐朝的功赏格,谢先生是立下了跳荡之功的。文中所提的这些书,大部分我也只是翻了序言目录而已,除非做专门研究,实无必要一一读过。但我强烈推荐向达先生的<中西交通史>和蔡鸿生先生的《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尤其后者,是98年才出的,既有趣又长学问,不妨买来一读。对中亚史有所了解,可以明白当今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源流与习性,探究今天中东地区各种冲突的根源,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种种秘底亦可从中一窥究里。)

作者: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容于2006-5-12 周五, 22:4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相关主题
[分享]KM包网&佳运支付——重视每一个合作伙伴,信誉安全有保障 海归商务 2023-12-26 周二, 13:38
[转贴] 美国为何如此疯狂地支持以色列? 海归商务 2023-11-25 周六, 05:12
【走不出的非洲】(5)投中了一支潜力股 生活风情 2018-1-25 周四, 02:48
结婚多年仍相爱 美夫妇提倡破除一夫一妻搞多元关系 【老狼, 你的支持者在这里】 海归茶馆 2017-10-13 周五, 07:34
圣马力诺市民众2日集会支持原华协主席陈海硕参选。 生活风情 2017-8-01 周二, 19:06
[原创]我想联合创业,希望感兴趣的支持一下我。 海归主坛 2016-10-24 周一, 14:09
[转帖]给穷游的驴友支几招 生活风情 2016-5-18 周三, 23:19
[原创]电子支付+电动车充电 海归商务 2015-7-14 周二, 08:3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MSN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 海天文学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