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谢国忠大嘴的最近猛文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谈股论金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谢国忠大嘴的最近猛文   
emperorfan
[博客]







年龄: 49
加入时间: 2010/02/05
文章: 2008

海归分: 814623





文章标题: 谢国忠大嘴的最近猛文 (2001 reads)      时间: 2010-11-17 周三, 13:58
  

作者:emperorfan谈股论金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https://news.imeigu.com/a/1289786678333.html
https://news.imeigu.com/a/1288999531594.html
https://news.imeigu.com/a/1288193109838.html

https://news.imeigu.com/a/1288702396871.html

https://news.imeigu.com/a/1287417243696.html


谢国忠:量化宽松是通向地狱之路
imeigu.com 2010-11-06 07:25:31 来源:财新网 原文链接 作者:谢国忠 共 0 条跟贴

全球性的货币战争爆发之前,硝烟的味道已到处弥漫。大家的武器是量化宽松(QE)。如果你印1万亿,我也印1万亿。当然,其他人也会这么干。大家都印1万亿后,汇率没变化?好吧,那么我们再来一轮吧,这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美国财长盖特纳这些人,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世界末日不远矣。为了保值,中国人在买黄金,其他国家的富人也在买黄金。他们把黄金成吨地运回家。货币大幅贬值时,有了这些黄金,富人至少还能继续当富人。

如果你听从美国专家、政客和政府官员的意见,那是中国自找倒霉。诚然,中国远非完美,尤其是它的货币政策。但这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病因。迄今,美国才是最大的不稳定源头,且是货币战争的发起者。这个国家的精英们制造了1929年大萧条之后最大的金融泡沫,他们甚至不惜把当初阻止泡沫产生的法案废除,在泡沫破裂后,让美国经济一片混乱。这些人为了继续掌权,希望找到一种快速疗法。但不幸的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快速疗法。

美国已经将利率降到零,让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0%,这是一个颇具震慑力的凯恩斯式政策。但是,经历几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经济又掉了下来,且失业率仍停留在接近10%的高位(如果考虑隐性失业和放弃找工作的人,这个数字会更高,接近20%,达到西班牙的水平)。刺激政策已经失败了。

美国生病中国吃药

这样的局面,我们怎么来解释?如果你是保罗 克鲁格曼,你会说,这是因为刺激力度还不够。不过,如果新一轮量化宽松启动后,财政赤字达到GDP的20%,却依然失败,他还会说,是做的还不够。你永远不能证明克鲁格曼错了,这家伙真是聪明。

还有一种解释是,经济重上正轨需要时间。在这么大的一次泡沫之后,没有哪个经济体可迅速恢复。在经历长期且巨大的泡沫后,资源错配程度已经很深,资源重新配置到位需要好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当劳动力市场发生错配后,修正无法立即办到。因此,当经济处于错配状态时,刺激政策能凭一已之力短期提振经济,却不能获得乘数效果,让经济增长持续下去。

第三种解释是说,这全是中国的错。是的,美国在刺激经济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快速上升,也就是说,部分经济刺激效果转移给了中国。但是,这是谁的错呢?苹果(AAPL,301.59,-1.77%)将全部的iPhone生产都放在了中国,因为即使在中国工人工资普遍上涨之后,单机的成本也不到20美元。苹果赚到的毛利是加工成本的30倍,中国赚到的只是加工环节的小钱。也许苹果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不过,有一点是事实,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后,其零售价格是出厂价格的3倍到4倍。美国公司希望在中国生产他们产品,来满足因刺激政策带来的需求。

盖特纳这样的人也许会争辩说,中国应该让货币升值,以迫使美国公司将它们的生产转移回美国。我想,让人民币升值的想法大有市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但是,人民币要升值到何种水平,美国公司才愿意这么干呢?美国的工资是中国的10倍,难道要让中国将汇率升10倍吗?

当然,美国所谓的专家们不会这么看。他们会谈到中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余和不断上升的高额外汇储备,可疑的汇率操纵迹象。我不想否认,高涨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必须处理的一个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与美国经济无关。解决的方案也不是让人民币升值。

人人都知道,中国的储蓄率高达GDP的50%左右。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即经常性账户盈余=储蓄―投资。如果经常性账户有问题,要么是储蓄太高,要么是投资太少。中国的投资超过GDP的40%,随便哪个分析人士也能看出,中国的投资比例太高。那么,是中国人民太节俭了吗?中国的家庭收入不到GDP的 40%,他们怎么能攒这么多钱?

老百姓总是被挤压、被冲击、被踢打

问题在于中国的政治型经济。政府部门通过税、费、垄断性行业及高土地价格,积累了大量财富。房地产销售占到GDP的14%。如果价格正常化,比如下降一半,家庭部门将多支配超过GDP7%的财富,家庭储蓄率大约是33%,这将刺激出5%的国内需求,经常性账户盈余很快就被消化了。

中国的教育和健康系统对于大众来说是恐怖的,它在压榨家庭部门方面极具创造力。教师们在过节时需要收礼物,有如此多的节日要过!医院关注的是能从病人身上挤出多少钱,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中国的老百姓每天都在被挤压、被冲击、被踢打。对于民众来说,说他们有太多的钱以致于表现为经常账户盈余,简直是一个笑话。

中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余主要来源于政治型经济。灰色收入庞大,可能占到GDP的10%。这些钱通常会逃离中国,但由于美元疲弱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膨胀,这些钱留在了中国,并且拥入房地产市场。除非通过反腐削减中国的灰色收入,经常性账户盈余不会消失。

经常性账户盈余只是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故事的一半。还有另一半是热钱,海外的中国人是热钱主要来源。中国的房地产和美元是他们最主要的两个配置资产路径。当美元走弱,他们就把钱倾倒给中国,特别是进入房地产市场。对冲基金和别的投机客也通过购买中国的海外资产把钱倾倒给中国。热钱进入新兴经济体总是一个泡沫。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例外,每次都是这样。

其实,我想人民币被高估了。过去10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呈爆炸性增长,从12万亿元上升到70万亿元。在这样一场大增长之后,没有货币能不经历贬值。中国工业的高增长确实消化了部分增量,但更大的部分进入了高估的地产市场。一旦资产价格正常化,钱就会一泻而出,贬值就不可能避免的了。我们将在两年内看到这样的景象。

2012版世界末日

什么是对的,现在并不重要。现在有的只是政治花招。美国希望为自己的经济难题找到速效药,它的药方是美元贬值。如果它迫使人民币升值,那么接下来,也会迫使日元、欧元还有别的国家货币升值。美国,这个占全球经济四分之一的经济体,将把自己的问题扔给别人。

但问题是,别的国家不会听美国的。中国不可能让自己的货币迅速升值,否则,将扣动热钱外流的扳机,中国的地产市场和银行系统将全面崩溃。中国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正加紧调控,试图让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又使热钱不肯离去。两方面作用下,也许会出现一个多年的渐进式的调整,让银行系统有时间提升资本充足率。

日本经济也做不到让日元大幅升值。在德国,甚至美国面前,日本的工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多年来,它一直没有一款产品打动整个世界。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超越日本。因此,很难看到日元会大幅升值。日本央行很容易屈服于政治压力,在这方面的记录不好。如果让日元升值摧毁丰田、本田等公司,很难想象日本央行能保持它的独立性。因此,它也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压住日元。

欧元正在自动飙升。欧洲央行的语气依然像德意志银行那样强硬。不过,只要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它的口气马上会软下来。当欧元高企,一些经济体,当然不是德国或法国,将发生债务危机。这样,欧元也将跳入这个宽松货币的池子。

想都不用想,英国将拥抱量化宽松政策。英国就像一个扩大版的香港,只剩下炒股和房地产。当泡沫破裂,它没有太多可以做的,让货币贬值似乎是惟一的出路。

韩国很小但总是试图加入大联盟。它在汽车、电子和石油化工方面很强大。它的政府在监控汇率方面根本不用别人去劝。目前,它正在“调查”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有没有什么不受欢迎的行为。

温和的巴西也在抗拒。过去十年,它允许市场将它的货币价值翻倍,巴西人民因而享受了低通胀率。但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太低了,放在“金砖四国”里有些名不副实。

看起来没有人愿意升值。主要经济体将采取一些行动,控制住它们的币值,这样美国的货币宽松就是一招死棋。如果贬值没带来出口增长,量化宽松仅会导致通胀,首先会体现为石油价格上升。美国人正在房屋价格下跌和高失业率中煎熬,如果石油价格翻番,整个国家将失去稳定。到时精英们将如何应对?也许是更多的量化宽松。

世界将在2012年再次进入另一场危机!

世界正朝着高通胀和政治不稳定方向发展。另一个全球性危机只是时间性问题。第一个信号是国债市场的全面崩溃。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控制着收益曲线,但对别的投资者来说,玩这个游戏是不理性的。他们入场的惟一原因是认为美联储不会让市场垮掉。

但是,随着飙升的货币供应量和通胀,货币的价值将会蒸发。一旦所有的投资者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将逃跑求生存。美联储没有办法阻止这种逃跑。如果它印出足够的钞票接下整个盘子,新印出的美元持有者定会将它们手中的美元转换成其他资产。美元一样会崩溃。

世界将在2012年再次进入另一场危机!

引发上一场危机的那些人依然在掌权,他们将带我们进入另一场危机。冰岛正将它的前总理送上法庭,让他为金融危机负责。更坏的命运正等着引发下一场危机的人。中国过去在菜市口斩首大臣,或许,我们可以复兴这个传统,并在全球推广。

谢国忠:新兴市场与盖特纳间的货币战争
imeigu.com 2010-10-27 23:25:09 来源:财新网 原文链接 作者:谢国忠 共 0 条跟贴

美国正故伎重演,通过美元贬值来解决国内失业问题,不顾新兴经济体可能陷入“泡沫-崩溃”;新兴经济体正在反击,也应该反击。

中国提高利率后,美元大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甚至人民币不交割远期市场(NDF)也出现了下跌。(看来一旦提高利率,“热钱”的能量也不过如此)现在,巴西和韩国都在采取措施,限制“热钱”流入。除非达到预期效果,否则,他们的措施会升级。美国的联储和财政部正向新兴经济体释放流动性,催生资产泡沫,借此对重组过程中的美国经济起到支持作用。但一旦美国经济复苏,这些新兴经济体又会像1998年那样经历一场危机。新兴经济体已经吸取了过去教训,为了自己的生存打这场战争。

为什么中国提高利率后美元会飙升?用金融术语来说,就是“热钱”对风险资产的偏好下降了,意味着泡沫被吓了一跳。投机者正应美国财政部的号召,拉高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和资产市场。泡沫可以创造需求,抵消美元强势对出口的阻力,美国得以有机会扩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从而提振美国经济。这种情况以前发生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发生存贷危机之后,在较小的范围内用过同样的策略。结果是,1997年-2000年之间,新兴经济体遭受了一场可怕的危机。

盖特纳和伯南克这样的人不知羞耻。他们信奉或支持的政策招致了1929年以来的最大泡沫,摧毁了美国经济。然后,他们花了数万亿纳税人的钱来拯救金融体系,理由是:金融体系崩溃将导致另一次大萧条,救助才能将经济带回正轨。因此,对于纳税人来说,出手救这些损害他们养肥自己钱包的人,仍然是为自己好。目前,金融体系已被保住,比以前更精简。但它们不贷款,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当然,大银行从来不贷款给中小企业。历来都是小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而且一直活的不易。中小型企业雇用大多数人。失业率那么高,难道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吗?盖特纳和伯南克这些人的救市政策促成了失业危机。现在,他们试图通过美元贬值解决问题。不管美元能走得多低,新兴市场泡沫变得多大,首先必须要能够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新兴经济体正在反击。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阻止“热钱”流入。金融界(JRJC,8.25,0.00%)的人士总是说,你无法对抗市场,反正是诸如此类的话。但是,一旦他们在你的国家出现,你就把他们关进监狱,或者就把这些钱没收,市场还能赢吗?是的,主权国家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样,这些人会回来玩同样的游戏。

新兴经济体可不像以前那么愚蠢了。这回,他们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了,他们反击了,控制泡沫,阻止货币升值。由于他们保持本国货币稳定,货币市场的波动将会消失。世界上大部分投机资本在货币市场。如果货币市场不太波动了,这些钱会去别的地方。目标很可能是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一旦提高,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就像是多交税。美联储的弱美元政策将导致通货膨胀,却没有好的增长。美联储的政策可能会偷鸡不着蚀把米。

每个国家在经历巨大泡沫后都会进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因为它需要时间来调整。美国也不会是一个例外。应该接受这个现实,采取真正调整经济结构的实质性措施,这将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也对每个人有益。任何妄图速胜的计划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世界的混乱。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曾因同一目的实行贬值的政策。它导致了世界各地的混乱,也让美国经济长期陷入滞胀。也许,整个世界可以通过对货币的干预,阻止美国重复同样的错误。这不是货币战争,只是给美国的一剂良药。

这一次,不应再让美国转嫁祸水,要让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美国国债崩盘将是量化宽松终结之日
imeigu.com 2010-11-15 10:04:38 来源:21世纪网 原文链接 作者:谢国忠 共 0 条跟贴

通胀也许将在2012年到来,大多数美国政策制定者不相信通胀会来,但当有人看一下食品和原油价格就会明白,通胀经由新兴经济体和商品袭击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G20首尔峰会曾被认为是为中国准备的压力锅。在先期的部长级会谈之前,美国财长盖特纳指出,欧元和日元已经足够高了,新兴经济体可以限制资本流入,资源出口国可以免于贸易顺差不超过GDP4%的建议等,他实际是设计了一条针对中国的联合阵线,因为他讨好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盖特纳希望,各国会在G20峰会把矛头一致指向中国。不过,他的算盘落空了,G20峰会正在变成一场全球集体抵制第二轮美联储量化宽松(QE2)的盛会。有些家伙看来聪明过头了。
在峰会之前,一场唇枪舌剑就已展开。德国扮演了反对QE2的领导角色,中国则很乐意表示支持。另一边厢,美国领导了致力于削减贸易盈余的运动,它得到了印度来支持它的QE2。战斗的阵营已经分清。一边是最大的贸易盈余国家,另一边则是最大的赤字国家。这是个远比单纯贸易盈余更复杂的故事。把贸易盈余列为攻击对象,其荒谬之处在于,为什么没有把贸易赤字列为声讨的对象。与其让盈余经济体做这做那,最大的赤字国家为什么不能负点责任,勒住赤字呢?
这场口水战另有深意,我们过会继续讨论。反对热钱的战争已经打响。台湾正恢复对外国人持有本地债券的管制。韩国正考虑对外国人持有本国债券征重税。中国加紧了对外资流入的审查。中国目前大部分的外汇储备不是来自贸易盈余,而是热钱。如果政府动起真格,它当然可以阻止热钱流入。
对通胀的战役也在升温。澳大利亚再次提升了利率。中国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预计,接下来的12个月内将有四次大幅升息,我认为升息的幅度会更大。印度央行也提升了利率,特别是收紧了房地产贷款。
当美国采取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时,新兴经济体必须控制资本流入并提升利率,以对抗通胀和资产泡沫。似乎美国的 QE2已经让别人已确信,应该这么干。这么干已经有些晚,甚至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是太晚了。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可能达到两位数。现在似乎流行把真实 CPI藏而不报,这是一个人为拉长繁荣的把戏,但后果是严重的。
对新兴经济体来说,负利率、巨大贸易赤字而且还在上升,是一个致命的组合。历史已经不断证明这将导致危机。巴西和印度今天就处于这个阵营中。巴西虽然保持了贸易盈余,但它太小了,不足以抵销美联储政策对商品价格带来的影响。当商品价格到达如此高水平的时候,像巴西这样的国家应该有一个像俄罗斯那样大的贸易盈余。印度正处于一个很大的赤字中,从某些角度衡量,它的真实利率已经处于严重的负水平。它的繁荣得以继续是因为美联储的政策鼓励一些投机资本来为它的赤字融资,支持它的币值。
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面临通胀问题。不过,它们有大的贸易盈余,因此当美联储被迫抛弃它的政策时,它们不会面对流动性危机。但巴西和印度可没有软垫子坐,除非它们在未来几年大幅紧缩,否则,它们将在2012 年危机中遭难。
德国有足够的理由对美国的政策感到不满。10年前,它的经济曾被认为必死无疑。当时,德国经济离不开高价格的大宗商品。当东亚的中国、韩国等国家也生产与它类似的产品时,几乎没人认为德国还有机会。但德国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大幅削减成本,甚至,令法国人惊异的是,把生产葡萄酒的成本都大幅降低了。此外,他们还创新变革,使自己的产品更依赖于知识产权,而不是大宗商品。有了低成本和价格优势,德国收获了又一个出口繁荣。但是,这次美国想把问题转为汇率问题。美国正面对很多德国以前面临过的问题,但它不去寻求重建,而是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找一个快速通道!
尽管德国非常有竞争力,但它毕竟不像新兴经济体增长那样快。它也不应这样快。高的经济增长率属于新兴经济体。如果富国试图提升增长率,它将在高赤字中运行,并将损失财富。原因在于全球化。
信息技术催生了21世纪的跨国公司,并使得目前的这波全球化不同于以往。一个跨国集团在名字和实质上都是一个公司,它控制全球帝国,就像以前一个地方企业在当地所作的。它通过对一个经济体的投资和贸易改变着世界。现在,无论供给和需求,都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的套利行为,使得发达国家的工人去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竞争,显得没有意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双方工资的差距太大了,根本无法跨越。这种张力下,发达国家的需求刺激政策将扩大贸易赤字,对就业率也不会起到大的效果

欧洲和日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并且转向财富储存模式:专注于定价能力,而非出口的数量;目标定于维持低增长率,为失业的工人提供保护、缓冲。美国因为想通过增长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陷于非常麻烦的境地。当一国的劳动力价格是发展中国家的10倍,同时发展中国家又有10倍于你的人口,这种想法是不理性的。是的,技术和质量可以推动出口,但它们不是数量方面的。我们看到,美国卖得最好的创意产品iPhone并没有提升在本土的产量,大家应该警惕一些可能的嗡嗡声。
美国政府希望仅仅通过重新安排汇率,改变全球的现实问题。要使这一想法奏效,必须把中国、印度的生活水平急速抬升到如发达国家,或者把美国的生活水平急速降至如中国、印度。两者都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政治需要这种快速疗法,但世界并不能提供。当美国继续追逐这种不可能,世界将会成为一个危险之地。
收入和财富的不断集中是一个全球现象。1%的美国人口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总收入和40%的财富。中国的家庭收入不到GDP的40%,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不要再将汇率或贸易平衡视作他们的问题。收入和财富的集中化才是放大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的真正因素。
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收入和财富的集中。当资本占据优势,劳动力弱化,资本拥有者更多地从全球化中获益。这在一些报表漂亮、收入丰厚的全球顶级公司,甚至一些正在和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作斗争的主要经济体中,都得到证明。但在解释财富和收入的集中方面,全球化决不是仅有的原因,并且,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金融泡沫,像格林斯潘那样的人建立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金融泡沫,才是扩大这种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泡沫误导低收入者去借贷和花费纸面财富。这些债务只令少数人受益。当泡沫破灭,穷人就不能再花钱了。他们削减开支的举动同时削减了对他们的劳动力的需要。穷人的消费需要通常创造了穷人就业的机会。
中国的低消费可归咎于过度强大的政府,而不是汇率过低。推动中国经济向前的动力是政府的意愿和大型投资计划。政府通过税收、地产销售、垄断部门的垄断收益积累财富。在这样一个系统下,消费不可能扮演一个核心角色。聚焦在汇率问题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令情况更糟糕。
美国痴迷于通过操纵需求、降低或抬升债务价格,来运营它的经济。但它没有意识到,供应方面的管理才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的关键。因为后者不会提供即时的愉悦。在政治压力下,为了迅速降低失业率,美国将继续在货币政策和汇率上施粪肥。仅仅只有当它再也不能继续下去时它才会停止。惟有国债市场的崩盘才能扮演这一角色。
美国的国债市场并不是理性的。联邦政府的赤字占GDP的10%,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5%。美元是如此脆弱,通胀很可能会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国债收益率正接近历史低点。投资者自我辩护说,他们可以在高价时把它们卖给美联储。有洞察力的伯南克售卖选择权就如同此前格林斯潘所做的。当时,投资者们疯狂买入各种金融工具,因为他们寄望在危机时格林斯潘会救他们。但是,就如格林斯潘的承诺,伯南克的承诺奏效仅仅是在大家都相信时。这是一个心理把戏。当它受到考验时,就会失败。美联储不可能买下所有的国债。这将引发极度通货膨胀。
扣动危机扳机的将是某个事件引起了国债持有者的恐慌。可能是出于对另一场巨大的美元贬值或通胀的担心。通胀也许将在2012年到来。大多数美国政策制定者不相信通胀会来,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将那些美元印钞机撤回。但是,当有人看一下食品和原油价格,就会明白,通胀经由新兴经济体和商品袭击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在掉入前面的漩涡前牢牢把自己绑好吧。不幸的是,它很可能以另一场危机终结。希望这个世界在 2012后会更好。

新兴经济体需要也可能加息,收紧资本控制。在韩国首尔召开的20国集团部长级会议没解决任何问题。会议公报承诺,20国集团将不会竞相贬值,并限制经常项目盈余。美国特别偏好使用货币政策解决其经济问题,而不管政策是否有效,而美元是全球贸易和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这是全球货币市场不稳定的根源。美国的政治趋向正朝着更不利于美元(即稳定全球货币市场)的方向发展。

量化再宽松,再糊“纸房子”

今年11月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可能赢得众议院的控制权。届时,民主党主政白宫,共和党则掌控众议院,美国不会制定有意义的政策,解决其结构性问题。美联储将面临刺激经济的更大压力。只要短期内通胀维持在较低水平,美联储就有更多借口刺激经济,尽管其实是受迫于政治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美联储不久将宣布再度量化宽松(所谓QE II)的规模。市场估计其规模在5000亿至1.5万亿美元之间。如果公布的数字超过1万亿美元,美元有可能贬值。反之亦然。虽然美联储公布政策后,货币波动可能有所减缓,但一旦美联储有意施加更多刺激,美元汇率将再次波动,因为货币刺激政策无法解决其结构性问题。

自两年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扩大至1.7万亿-2.6万亿美元。除非通胀制约其政策自由,或经济复苏到足够水平,否则,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继续扩大。经济复苏取决于失业率何时开始显著下降,而这需要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4%。问题是通胀,而非经济增长,将导致美联储改变其政策。还有一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世界必须准备好应对货币波动。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货币市场,而非其预期目标——美国内需。内需包括消费、投资和财政平衡。美国家庭部门过度杠杆化,而且正应对资产缩水。很难看出量化宽松政策所产生的额外流动性,将如何促使住房行业增加借贷和消费。如果家庭部门相信多年后将产生高通胀和低利率,即意味着未来的债务负担较轻,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成功。因此,居民现在可能会增加借贷。但高通胀预期会促使大家出售国债。债务市场的崩溃将拖垮经济。因此,美联储现在无法创造高通胀预期。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无法撬动家庭部门。

美国的大公司行业,即上市公司,拥有2万亿美元的现金,占其总资产的6%,为20年来最高水平。缺乏流动性似乎是它们最不担心的问题。它们用现金或收购其他公司,或回购股份。它们分配现金的方式清楚表明,大公司对投资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它们极其热衷于投资新兴经济体。它们为此找出诸多借口。它们认为,政府可以帮助解决结构性问题,但需要时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解除他们的担忧。

中小企业行业需要帮助。但大银行一般不借钱给它们。对银行实施救助进一步导致银行业的集中,因为存户认为,把钱存在能靠政府救助的大银行比较安全。原来都是小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但现在它们不够健康,无法迅速增加贷款。大萧条严重削弱它们扩张借贷的资本基础。

随着共和党入主众议院,美国进一步采取财政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于财政刺激已成为选战中的一句粗话,惟一的可能是,众议院将对行政部门施压,开始像英国那样削减公共开支,而不会批准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因此,量化宽松政策将不会给美国经济基本面带来什么变化。

量化宽松可以通过催生另一个泡沫改善内需。但资产市场不是候选人。由于资产市场还剩余两年的库存供应量,市场不可能很快扭转。债券市场已成泡沫,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财富效应。股市倒是有可能。得益于审慎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国际影响力,上市公司行业相当稳健。股市市值一直保持在历史平均水平左右。如果股市市值超过平均值50%,家庭部门就能挽回净财富,恢复至危机前的峰值水平。因此,居民行业可能会再次借贷和消费。

指望另一个泡沫是有风险的。鉴于其对上次泡沫的产生及其结果都负有责任,美联储再次追求泡沫就太离谱了。自市场开始预期量化QE II政策以来,美国股市大约上扬了10%。市场对于美元下跌反应大致相同。美元贬值将提升美国公司行业的国际收入。现在完全可以此解释市场升值的原因。但未来数月,股市可能也会变成泡沫。华尔街的收益在下降,因此肯定希望加入这场博弈中。就算股市真的产生泡沫,也不会再次鼓励家庭借贷和消费。它们对上次经济崩溃记忆犹新,不可能重染恶习。

虽然量化宽松不会明显影响内需,但它极大地影响了货币市场。美联储刚表示将采取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市场就已经判断出将要发生的情况。

现在的情况和1992年-1997年一样,只不过规模更大。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由于流动性涌入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的股市大幅上涨。国内流动性增加导致房价上涨。股价和房价高企催生了大量的融资和投资。经济因此快速增长。我们现在知道,曾经的繁荣其实只是泡沫。投资热潮产生的原因是资金富足,而不是看好未来的收益预期。流动性还将导致通胀。短期内,通胀将提高企业盈利,同时也会掩盖短期投资的后果。一旦流动性减弱,纸牌搭的房子就会轰然倒塌。

新兴市场须自谋出路

一旦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的资产市场,比如购买政府债券,货币就会升值,而利率则会下降。前者导致通胀降温,暂时证明降低利率是对的。后者催高股价和房价。两者都会导致投资增加。资本流入加速融资。在此情况下,一些经济体甚至会出现贸易顺差,因为美元疲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投资甚至不需要国外资金。资产价格上升产生更多消费。整体形势看起来很乐观。

如今的巴西和15年前的马来西亚颇为相似。十年间,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已从4升值至1.7。如果没有政府干预,雷亚尔会升值更多。巴西每月仍有小额贸易顺差,略多于10亿美元。但是,巴西一年的贸易顺差还不及美联储一星期增印的美钞。马来西亚尽管早在1995年就开始抵制资本流入,但终究未能幸免于难。巴西必须加倍努力,以免重蹈覆辙。但可能现在已经太迟了。为避免灾难,巴西现在必须制止资本流入,而且还要准备在市场转向之后,阻止抽逃。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是巴西的10倍,但主要是缘于其大量的能源出口。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高达5000亿美元,几乎是巴西的2倍,足以缓冲外部冲击。因此,俄罗斯不会像十年前那样以货币贬值和违约收场。然而,一旦流动性撤出,对房产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将会严重损害俄罗斯经济。

中国比巴西或俄罗斯对外部冲击更具弹性。不只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一旦流动性潮水退去,中国的商品价格将大幅下跌,增加其竞争力。但是,中国的银行系统很容易受到“热钱”的冲击。国内地价普遍被严重高估,可能被高估了三四倍,而银行资产主要被作为土地的担保抵押。流动性冲击将导致中国土地市场土崩瓦解,并可能削弱其银行体系。

弱势美元政策已使新兴经济体更加脆弱。如果美元明年更加疲软,而且更多“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将埋下彻底毁灭他们的种子。新兴市场对上次危机仍然记忆犹新,它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控制局势。

首先,新兴经济体必须想方设法阻断“热钱”流入。忘掉自由市场的教条。现在已到生死存亡之时。三个月后,市场可能会开始谈论美联储将采取储QE III的政策。“热钱”可能会变为目前水平的2倍甚至3倍。金融市场总喜欢说,政府干预最终是无效的。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其次,新兴经济体必须果断加息,冷却通胀,消除资产泡沫。后者无异于自杀。十年前,泡沫破灭几乎扼杀了所有新兴经济体。如果泡沫再次破灭,它们可能就会就此灭亡。经济危机发生时,泡沫破灭导致政治动荡。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经济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陷于停滞。如果你不记得十年前的情形,看看如今的美国、英国、西班牙、希腊,还有爱尔兰。还要目睹更多泡沫有害的教训吗?

国际社会应放弃干预美国的企图。受其国内政治驱动,美国愿做的总会做,即使在别人看来,其行为近乎疯狂。美国可以摆脱这种疯狂的循环。美国需要首先把造成上次泡沫的人关进监狱,而不是拼命寻找什么快速解决方案,这才是明智的。

新兴经济体们,自谋出路吧!

作者:emperorfan谈股论金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谢国忠:泡沫不意味着暴跌 房价5年将掉一半(图) 海归商务 2013-6-18 周二, 16:30
谢国忠:中国经济直线下降 命运掌握在当官的手里 海归商务 2012-8-24 周五, 15:41
谢国忠:中国正在面临资本外流风险 海归商务 2012-8-02 周四, 09:26
[转帖]谢国忠:中国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是脱节的 海归商务 2012-3-05 周一, 09:26
[转帖]谢国忠这次可是说中国及新兴市场乃全球复兴所系 海归商务 2011-10-03 周一, 10:31
谢国忠:乱世降临 这很可能会持续十年 海归商务 2011-8-14 周日, 13:03
[转帖]谢国忠:日元将迅速贬值 谈股论金 2011-4-01 周五, 10:34
[ZT] 女侠, 我回复你后才看到这个人民网的帖子. 我觉得我比谢国忠还高... 海归酒吧 2010-12-12 周日, 01:0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emperorfa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谢国忠大嘴的最近猛文 -- emperorfan - (12187 Byte) 2010-11-17 周三, 13:58 (2001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谈股论金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可以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