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接亲 (2433 reads) 作者: 出尘 文章时间: 2003-2-13 周四, 11:32
    —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接亲



车开了很久,在盘山小道上颠来抖去,一百多斤的肉躯不时被澎地弹空而起,这时必须把牙关咬紧才能保证舌尖不会不小心被自个的牙咬到。一缕朦朦的阳光从一坨朦朦的灰云中挣扎出,尽它普照大地的永恒的工作。先前一直担心天气不好,老天爷的脸这两天一直像晚老子的一样难看,只要一个喷涕就能给梁山泊的婚礼顺利举行造成不小的麻烦。

“梁山伯”是因为姓梁,所以浑了个“梁山伯”的诨号,其实是一个车行的小老板。新娘子是个漂亮的农村姑娘,因而家里很有些说不清来历的传统习俗,其中一个便是接亲前的姑爷酒。

“俩位叔叔,请坐这边。”叫我们“叔叔”的不是蹒跚学步的小朋友,而是须发花白的亲家翁。我和另一个“叔叔”老猫依言坐在了厅头(大厅首座)-----喝“姑爷酒”需要两个男方家人作陪,也就是需要两个新郎倌的兄弟做“小叔子”。光腚时攒下的友情,我和老猫责无旁贷。

厅头上方供着个神龛,立着个拿大元宝的赵公明金身像,两边是半米多长的镶金龙凤烛。但最上方却是一幅伟大领袖的画像,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地露着那忧国忧民的慈祥的微笑,即使是在六零年三年大饥荒时和乡政干部下贫民家收提留款时也是这般慈颜不改,慈爱而怜悯地看着。两旁是对联:

革命传统光照四方,功盖千秋泽被万代。


新姑爷西装革履,高大挺拔,显然被女方家中上下当作了宝贝,俺这疙瘩的农村里也向以斗酒而闻名,可几桌粗豪的男客却只与姑爷斯文地浅尝轻碰,新姑爷的金贵由之可见了。可“小叔子”却没有那么值钱。坐厅头的唯一好处是坐在整个大厅中最显眼处,酒酣耳热之际,男客们举杯四望找人敬酒时,一眼就能望到厅头,不至于“举杯四顾心茫然”。

“酒是米做,不喝罪过。”

“一瓶漱漱口,两瓶扶墙走,三瓶墙走我不走。”

“先用盅,后用杯,喝完小碗对瓶吹。”

“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蒙。感情铁,胃出血。”

“不嫖不赌,愧对父母。吃喝嫖赌,光宗耀祖。”

……………

在肠胃饱受液体面包的蹂躏后,已是下午四点了,一桌酒整整吃了四个小时。临行前,亲家母在内屋里抱着女儿放声大哭,一傍围着的姨姨婆婆照例轻声安慰,颇有点西南一代哭嫁的味道。姑爷则甩着领带在门外溜来转去,不知所措。


次日清晨,鞭炮声中,接亲的队伍来了。大厅内摆满了嫁妆,冰箱、洗衣机、彩电音响这些自不必说了,唯有那两床手绣镶金边龙凤被能让人感觉到一丝传统的气息。新娘子披着艳红的婚纱,手捧鲜花,面着浓妆,艳若桃李,由新郎掺扶着走出内厅,两人头上都被撒满了碎金纸屑,一般地笑的合不拢嘴。趁此机会我拉拉新娘伴的手耳语道:“今天你是第一女配角,新娘子是鲜花,你就是最绿的一片绿叶,快去吧!该你上场了。”认识刚不到一个小时的新娘伴嫣然一笑,挣开我的手一路小跑过去掺着新娘子的另一条胳膊,阿舅仔(新娘子的弟弟)和小姨子则在后边牵着婚纱的长裙,免得拖到地上。

一大群的小皮孩或蹲在二楼的高处或挤在大人们的中间,目不转睛、兴致勃勃地看新嫁娘。两个姨婆婆忙慌不迭地举着两个铺着大红纸的簸笈放在新娘脚前,新娘子踩上第一个后,姨婆们赶忙把后面那个高举过头,放在新娘前面,如此一直到走出大厅为止,这就算是嫁出了家门了,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接亲的车队披红挂彩,浩浩荡荡驶出村庄进城。下一步就是进新房了,这里的新房还不是洞房,时间还没到昵!新郎倌的爹娘早在楼下翘首以盼,终于盼来了新儿媳,男方的女誊们忙把新娘子接下车,拥进新房。这时已是中午,请宾客们先吃过午饭,便把新郎倌的父母奉上上座,开始拜天地。虽然没有司仪唱喝,但是大家齐声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时倒也热闹非凡。摄像师则上窜下跳地采镜头。

正式的婚宴则于晚上放在全城最大的一家酒楼举行。剩下的事,已婚的朋友们对此想来是不陌生了,最少也有一次的经验了,慢慢回味吧!未婚的朋友就自个想象吧!有道是老方丈看嫁妆那等来世,大姑娘看花桥-------有时候的人了:)




2002.10.1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