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书生系列三十五] 智过颜闵 不遇真师莫强猜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生活风情

#1: [铁拳书生系列三十五] 智过颜闵 不遇真师莫强猜 (2832 reads) 作者: 八袋长老来自: 大陆到小陆 文章时间: 2014-8-11 周一, 15:53
    —
作者:八袋长老生活风情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宣传武术数年,经常看到否定武术的文章,也颇有些还不能算愚昧的朋友问起:中国武术到底在现代搏击面前是否真的不堪一击?如果不是自己介入这么深,这个问题对我也一样是成立的。好在我运气好,遇到明师指点,明白了很多东西,物理学是在国内最好的地方学的,自己也练了四十多年武,拳击台也上过,我想这个世界上,可能不会有人能把这事说得比我更清楚了。

首先不客气地说:这个问题本身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中国武术和现代搏击都是体系,两个体系互掐,还要分输赢,想法就很诡异。打架分胜负的,应该也只能是人。实际上,提问的人多半想说的是:学武术的碰到练现代搏击的是否必输?这种提问还是有些幼稚:武术和现代搏击都是技巧,不是武器,好像棍棒与枪。拿棍棒的遇到拿枪的一般赢不了。而技巧的发挥,是要看人掌握的情况的。

再细问开始有些意义:找一双胞胎兄弟,都从头练起,同样苦练,一个练武术,一个练搏击,是不是练武术的必输?明告诉你:是的。别叹气太早!条件是:比赛必须按现代搏击规则。如果无规则,(别说按“武术规则”,那东西不存在,武术没有规则)武术必胜。

现代搏击归根到底是比赛,不是杀人游戏。所有的搏击比赛规则,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避免伤亡。这就使得这项运动的规则和原始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成为非常纠结的运动。对照一下其它运动吧:没有哪个跳高规则是为了避免人跳得太高的。也没有什么跑步规则是限制人跑太快的。例外的可能是竞走,不许双脚同时离地,立刻所有选手都无比纠结地从头扭到尾。

现代搏击比赛最显眼的是护具。护具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保护自己双手,可以不怕打击对方头颅。空手打架,没有人敢拿拳头这么乱打,手指骨非碎了。二是减少并保护对方关键部位。空手打斗,被人按在胸上,手一挫,立毙。拳击戴手套打在胸口,最多有点胸闷。

搏击赛中的保护规则和护具,使得防守相对容易,攻击方面,不只难度大增,力度和速度也变得远比灵活重要。因为不容易重伤,拳击赛很大成分上成为体力比赛。何况只能用手,还不能打很击多部位。所以除非双方有比较大差距,否则比赛胶着就相当不好看。

自由搏击看起来更自由。其实更别扭。要害还是不能打的。所以会出现猫腰低头去抱人大腿的奇葩动作。在街斗中,直接往抱人的那位后脑勺一拍,立刻就拍死了。尤其是武术中练出“寸劲”的,随便一拍都是全身之力。

从上面的分析看,包括拳击和自由搏击在内的所有现代搏击,太明显的与武术是完全不同的运动。其间的分别比美式和英式足球的区别还大。老实说,我不认为梅西有能力在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的任何一支队里混。一些人强辨说都是打人,区别没那么大,好吧,就好比百米跑与跨栏,区别就多几个栏,和有无护具比,差别小多了吧。就是巅峰时期的刘翔,百米能进奥运会及格赛不?

说武术不行的,可以拿出很多“证据”。最多的说法是:在包括拳击在内的世界级搏击比赛中,中国别说冠军,连参与的都很少,可见武术没用。好像拉个会武术的去练一下,应该能拿金牌。这是不尊重运动规律的想法。在世界级比赛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国在那些项目的训练水平很低,武术很难直接帮上忙。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和跆拳道冠军吴静钰都说中国武术对他们有帮助,也是间接的。

另外有两个传播比较广的是梅惠志先生的散打队员打遍“民间高手”无敌手的例子和1953年吴式太极高手吴公仪与白鹤拳师陈克夫之间的“难看”的比武。前者只能说明目前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的凋零和训练与实战的脱节,不能就此认为武术这个庞杂的系统没有真东西。至于说那场比武难看的,若非没有细看,基本都是外行。武打片看太多,完全被误导了,又没有上过擂台,哪里看得明白。

中国武术一开始就是杀伐之术,而且是以兵器为主。拳术并不那么主流,古代武将,很少以拳术闻名的。拳术在明清突然大盛,很可能与官方禁止民间兵器有关。但是中国那么长的历史时期,作为人口最多的种族,拳术仍旧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完备的。泰国是一个小国,但是拳术保留和推广都做得比较好,在国际搏击比赛中多有建树。其实泰拳的东西,几乎没有在中国武术中找不到的。空手道与中国的少林武术渊源更直接,在自由搏击中运用也很广,并没有人小瞧。体制因素,中国百废待兴,落后的不只是搏击成绩。武术的潜力现在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实在无须火急火燎、妄自菲薄得把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并否定了。毕竟落后的是我们,不是我们的祖宗。

可能是几十年前那场政治上的全国性“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后遗症,大家不管自己懂不懂,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可能不是很好的习惯。我觉得不懂就不要废话,懂了还要虚心才对。在遇到前辈大师之前,我几乎以为自己都明白了。直到被一个个动作从新纠正,才心服口服。有些理论是可以自己思考的,但是身体上的东西,没有身教是不行的。纠正过后再想其中的道理,更能体会古人千百年刀尖上总结出来的真理的奥妙与贴切之处。虚妄之心顿消。“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诚非虚言。强猜都不能,没有专业知识还强辩就更无厘头了。

作者:八袋长老生活风情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生活风情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